二十四节气|立冬
立冬节气
二十四节气
立冬,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代表着冬季的开始,为冬三月之始。立冬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称“四立”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立,建始也”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;又说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农作物已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藏身避寒以冬眠。立冬节气预示秋尽冬来,休养生息、养精蓄锐的 “冬藏”“冬养”拉开了序幕。

立冬三侯
二十四节气
一候 水始冰
立冬节气之后,天气变冷,水面开始逐渐凝结成冰。不过,这个时候的冰还比较薄。
二候 地始冻
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,土地也开始冻结。土壤中的水分因低温而结冰,土地变得坚硬起来。
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
这里的“雉”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“蜃”是大蛤。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颜色相似的大蛤。这实际上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观察和想象,因为立冬时节候鸟南迁,海边大蛤的繁殖在此时比较明显,古人误以为雉变成了蜃。
节气古诗
二十四节气
立冬
唐·李白
冻笔新诗懒写,寒炉美酒时温。
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满前村。
立冬日作
宋·陆游
室小才容膝,墙低仅及肩。
方过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
寸积篝炉炭,铢称布被绵。
平生师陋巷,随处一欣然。
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
宋·钱时
昨夜清霜冷絮裯,纷纷红叶满阶头。
园林尽扫西风去,惟有黄花不负秋。
End
上一篇:无
豫公网安备41058102000013号